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雪域時評

                對群眾“簡單粗暴”絕不是個性

                2016年08月17日 09:06    來源:新華社    記者 記者 姜偉超
                分享到:    

                近日,山東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qū)黨工委原書記、管委會原主任胡廷金被依紀開除黨籍和公職,在其處理通告中,一句“嚴重違反群眾紀律,對待群眾簡單粗暴,造成不良影響”,戳中了當前個別領導干部作風問題的要害。

                一段時間以來,因為對待群眾“簡單粗暴”而受到紀律處分的領導干部不獨胡廷金一例。這說明,對干部而言,對群眾態(tài)度如何絕不僅僅是個性問題。

                用什么態(tài)度對待群眾,這個問題本不需討論。但現(xiàn)實中,個別領導干部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唯我獨尊、自我膨脹,對群眾吆五喝六、橫眉豎目。反思近年一些地方、單位黨群、干群關系緊張的情況,背后都有個別黨員干部對群眾“簡單粗暴”的影子,不僅使矛盾不能及時化解,甚至把“小事搞大,大事搞炸”。

                有些黨員干部把作風粗暴當成個性,不但不反省,甚至以辦事雷厲風行自夸。這種錯誤認識說到底就是忘了“本”,手里有點權,就忘乎所以,把自己捧得很高,不屑于同群眾打交道。

                我們黨對干部作風褪化問題歷來保持高度警惕。早在1939年,劉少奇同志就在《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中警示:“有些黨員受不起成功和勝利的鼓勵,在勝利中昏頭昏腦,因而放肆、驕傲、官僚化,以至動搖、腐化和墮落,完全失去原有的革命性。”

                百姓心中有桿秤,黨員干部對群眾的態(tài)度事關民心向背。焦裕祿、谷文昌、孔繁森等一大批優(yōu)秀黨員干部,之所以活著的時候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死后仍被老百姓念念不忘,不是拍桌子放狠話“吼”出來的,而是跟群眾以心交心換回來的。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提醒全黨牢記,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lián)系,是黨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全體黨員干部須時刻提醒自己,對待群眾要耐心、細心、誠心。

                (新華社北京電)

                責任編輯:何寶霞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