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開創(chuàng)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新局面

                2017年12月07日 09:4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段敏
                分享到:    

                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我國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時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歷史洗禮,遺留下來的重要文化資源。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滿足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筆者看來,新時代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增強做好新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責任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為新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精神食糧。對此,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此項工作的責任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工作做實做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創(chuàng)新方式開創(chuàng)新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新局面?!皠?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弊龊梅俏镔|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既要在工作機制體制上創(chuàng)新,更要在日常工作上創(chuàng)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千頭萬緒,歸根結底是要把非物質文體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fā)揚好。緊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創(chuàng)造一切便利條件讓他們增加經濟收入、帶好徒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后繼有人,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

                要豐富手段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币钊腴_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進社區(qū)、進校園活動,增強社區(qū)群眾、中小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場空間,讓群眾在享受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的同時,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范圍。充分發(fā)揮博物館、圖書館、群藝館、美術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設施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抓住重要節(jié)日等關鍵時點,讓文化活動好戲連臺,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融入新型城鎮(zhèn)化、農村面貌提升和城市社區(qū)文化建設之中。

                責任編輯:何寶霞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