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為鄉(xiāng)村振興助一臂之力

                2019年04月10日 07:48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裴聰
                分享到:    

                黨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近年來,拉薩市高度重視基層文化建設,基本建成了較為完善的市、縣、鄉(xiāng)、村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但是在基層文化建設中還有許多空擋和不足之處。筆者認為,要不斷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為鄉(xiāng)村振興助一臂之力。

                基層文化建設是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農(牧)家書屋的出現(xiàn),滿足了農牧民精神上的需求,也更好地提供了農牧業(yè)技術上的幫助。文化場所的建立,文化活動的舉辦,可以使農牧民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轉變,塑造農牧區(qū)新風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所以,要不斷豐富基層文化建設活動,滿足基層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充足的精神保障。

                要強化基層文化隊伍建設。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各種來自基層的草根文藝明星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里,這也給我們的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工作帶來很多啟示。要積極培養(yǎng)基層文化帶頭人和“熱心人”,注重發(fā)揮其引領作用,引導群眾自發(fā)建立各種文化社團,搭建好發(fā)揮特長的平臺,使其成為活躍農牧區(qū)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主力軍。

                要創(chuàng)新文化活動載體。要摸清當?shù)剞r牧區(qū)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特征,了解群眾真正的文化需要,提高文化活動場所的利用率,切實提高農牧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認可度和參與度,讓基層文化陣地真正成為農牧民群眾想來、愛來、常來的文化之家。要挖掘好、保護好鄉(xiāng)鎮(zhèn)及村落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資源和地方民間民俗的文化活動。勇于實踐、創(chuàng)新與傳承并舉,以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方式,充分考慮農牧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生活習慣等,積極開展時代特征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責任編輯:何寶霞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