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縣圍繞“四產業(yè)三園區(qū)”建設,在烏米建設尼木縣高原種植業(yè)航天育種及產業(yè)化推廣應用項目,推行以干帶訓、勞務協(xié)作、示范帶動,培養(yǎng)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產業(yè)村民骨干隊伍,助力當?shù)卮迕窬蜆I(yè),實現(xiàn)脫貧。
尼木縣城距拉薩市區(qū)約12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耕地面積2908.24公頃,但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4畝,面臨著“自然條件較差、地理位置偏遠、資源稟賦不足”的“三差”實際。距離尼木縣城不到15分鐘的車程,記者來到尼木鄉(xiāng)烏米組,這里原是一片荒蕪的沙灘地,雖是國土“三調”上的天然牧草地,但稀疏生長的牧草僅有1厘米。因此,該縣圍繞“四產業(yè)三園區(qū)”建設,決定在烏米建設尼木縣食(藥)用菌種植基地建設項目和尼木縣高原種植業(yè)航天育種及產業(yè)化推廣應用項目。一排排的智能連棟溫室和日光溫室坐落在此,形成尼木鄉(xiāng)烏米組經濟園區(qū)。
尼木縣食(藥)用菌種植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1390.28萬元,于2018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目前,種植品種有羊肚菌、猴頭菇、白靈菇、平菇,年產食用菌130萬斤,產值近410萬元。走進尼木縣食(藥)用菌種植基地出菇大棚,幾位村民正在打造菌包,手法熟練,分工明確。
該基地生產的羊肚菌非常受市場青睞,因此,自去年11月開始大面積種植羊肚菌,今年4月底到5月底開始大量出菇?!盎爻嗽趫@區(qū)的種植大棚外,在尼木縣東嘎村、尼榮村、續(xù)邁鄉(xiāng)也有種植大棚,目前所有大棚都在投產,這些大棚的羊肚菌種植面積達30畝,每畝總產量約500斤以上,由于大規(guī)模投產,每日用工量也都是在30人左右?,F(xiàn)在,羊肚菌種植技術已經成熟了,市場前景也在逐步向好,對貨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今年我們打算把羊肚菌種植面積擴大到100畝以上,既能滿足市場需求,也可增加村民收入?!痹擁椖拷浝硗跣l(wèi)延介紹。
在出菇房,一排排待摘的猴頭菇格外醒目,多吉正在給猴頭菇澆水,從剛開始的只會裝菌包到現(xiàn)在的裝包、接種、出菇等操作,多吉樣樣熟練,還時不時教給剛來的村民。
據悉,多吉從去年開始通過以干帶訓,在基地學習種植技術?!懊刻煸谶@里可以學習種植食用菌技術,基地給我們提供菌種、提供技術,等到出菇后由基地收購,一個月就能掙到3000多元,年底還有分紅。”多吉說。
貧有千種,困有百樣,扶貧工作方法也不一樣。為落實尼木縣“政府+公司+貧困戶”帶貧模式,尼木縣食(藥)用菌種植基地推行以干帶訓、勞務協(xié)作、示范帶動。目前,基地培養(yǎng)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產業(yè)村民骨干;既可增加村民務工收入,也可幫助村民實現(xiàn)食用菌種管、銷等。
據了解,近兩年里,該基地帶動了8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xiàn)脫貧,解決了6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yè),項目運營年用工達2500人次以上,極大程度地帶動尼木鄉(xiāng)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生產。2019年,基地為98戶脫貧群眾兌現(xiàn)勞務分紅25.5萬元,戶均增收2600元,其中增收最多的戶達到21200元。
下一步,該基地將打造高端深加工產業(yè),同時結合線上線下銷售方式,進一步帶動尼木縣經濟發(fā)展,特別是珍稀菌種和本地菌種的推廣,形成食用菌產業(yè)鏈。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