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旅游人文 > 觸摸西藏 > 游記

                追夢西藏之旅 當內(nèi)心的吶喊大過現(xiàn)實

                2015年03月21日 11:21    來源:云南信息報    
                分享到:    

                  最近,一部關于滇藏線騎行的電影《轉(zhuǎn)山》讓很多人將西藏納入了夢想的旅行地。

                  旅行,是很多人內(nèi)心最渴望的夢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有財力到達自己內(nèi)心指向的地方,于是我們說,身體和內(nèi)心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即便身體不能前行,我們必須讓自己心存理想。去西藏旅行,也許更像是一次自我修行的過程,猶如修行者們朝圣一般,人們會在旅途中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自己并不斷去完善。這一次帶給你的,是一些人追夢西藏的故事。

                  你,該去西藏了

                  在旅途中沉靜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經(jīng)常在路上的人很少有飛揚跋扈的性格,他們有一種沉靜的力量,猶如喝飽的嬰兒,內(nèi)心不曾饑餓。

                    A騎行

                  騎單車騎摩托挖蟲草燉土雞

                  講述人:行者王

                  進藏路線:成都-西昌-昆明( 酒店)-大理-麗江-虎跳峽-香格里拉-林芝-拉薩


                    旅行感慨:

                  剛開始騎行的時候,并沒有想那么多,就想去西藏。對自行車并沒有配置好裝備這種概念,所以在路上沒幾天,貨架就被折騰破了,于是找人焊接了一個架子接著騎。后來由于騎行強度太大,身體負荷實在受不了,我就買了輛摩托車繼續(xù)走,頓時輕松很多,但費用上升,于是重新規(guī)劃整個行程。所以我建議驢友們出發(fā)前最好有一個規(guī)劃,對自己的身體有個評估,如果不是長期有鍛煉的騎行者,最好考慮用別的方式出行,比如自駕,因為就連摩托車騎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剛上路就破胎忍受饑餓

                  開始騎行去西藏的那幾天,準備不充分,有一天的50公里路程是在自行車胎氣沒打飽的情況下跑的,后來幸運的是終于在路上遇到修車店打足氣。騎行中的第一次破胎,是被一個玻璃碎片給扎破的,幸好順利的找到補胎店,花3元就搞定,不過后來自行車的狀態(tài)就一直很糟糕,后胎和尾架連續(xù)出問題,修了好多次但沒完全修好,只是湊合著用,開始覺得旅途有些折磨人。到了第四天,運氣還不錯,晚上找到一個建筑工地睡覺,開始考慮進城以后買輛摩托車。早上起來,工地工人叫我一起吃早飯,不好意思去吃,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是個多么大的錯誤。收拾好東西,吃了一小塊餅就出發(fā)了。接下去的路上根本找不到吃的,一塊餅最多也就能撐半個小時就餓得不行了。路上簡直看到草都以為是韭菜,想摘來煮了吃。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開的花比較奇怪,就不敢吃了。

                  心底純良的當?shù)厝?/span>

                  在路上遇到了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剛好那天干糧吃完,餓得不行了,經(jīng)過小河的時候看見過路人都下河抓魚,于是我也抓了幾只烤著吃了,后來才知道,原來白天有人在小溪里放了茶枯,所以溪里的魚都浮起來了。抓魚是見者有份,這種現(xiàn)象在當今利欲熏心的世界真是難得一見。

                  之后沿途都沒有店,晚上進了個農(nóng)家。不好意思開口,只好首先遞了20塊錢,然后問有沒有稀飯給喝一碗?;卮鹫f沒有,叫我稍等就馬上去給我煮了。山里人可真是好啊。給我煮了兩菜一湯:臘肉(目測有一斤半),煮紅豆,還有雞蛋湯(5個蛋)。聽說山里農(nóng)村養(yǎng)豬都是只喂草的,養(yǎng)出來的豬絕對是純天然的,并且味道也特別好。雞蛋也絕對是走地雞,營養(yǎng)和味道都是一流的,紅豆也是不施化肥的,難得的美食啊,在城里可吃不到呢。吃飽喝足,我也不想再多打擾他們了。于是決定上車繼續(xù)前進。心想這一頓20元也值啊。出門后,主人跟了出來,硬是把錢塞回我手里。磨蹭了很久之后,把錢留給他,但大山里人的熱情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挖蟲草燉土雞

                  在藏時剛好是采集冬蟲夏草的時間,冬蟲夏草長啥樣呢?怎樣才能挖到呢?這得感謝百度了:褐色的草,紫色的芽。于是爬上剛?cè)诨难┥?,漫山遍野找紫色的芽。但在海?000多米的山上找蟲草,怎是一個累字了得。下午三點多挖完蟲草,就幾小條,餓得頭發(fā)暈時煮面??粗_了,放手進去都不燙,結(jié)果面煮成了面糊。一氣之下把鍋給扔了,順便把砧板給扔了。后來后悔了,找個老鄉(xiāng)家蹭飯吃,把剛挖出來的蟲草貢獻出來,吃了頓雪山水煮的冬蟲夏草燉土雞,味道至今難忘。


                    B 搭車

                  在四面都是雪山的村落握著刀睡

                  講述人:吉納克斯 個人簡介:學生

                  進藏路線:新疆-甘肅-四川-西藏

                  旅行感慨

                  有些人愿意一輩子在旅途中,即使身無分文,疾病纏身也絕不停下腳步,他們是理想主義者,我佩服這種人。而有些人卻喜歡標榜自己的精神層次多么超凡脫俗,卻又不得不在現(xiàn)實中向世俗低頭,我鄙視這種人??上У氖牵覀兇蠖鄶?shù)人都是后者,所以前者便成為了我們的偶像。這次旅行一共搭了21輛車,走了行程大概3300多公里,其中川藏線完全搭車走完2200多公里。(進藏前,搭車到達西藏口的時候開始猶豫,怕受不了高原反應,于是坐火車進藏,到達拉薩后發(fā)現(xiàn)沒什么問題,返回時全程搭車。)

                  我的絡腮胡嚇跑了姑娘

                  某天在青旅看見一姑娘貼條招伴搭車走川藏,于是電話約出來見面,說自己也想走這條線,可以一起搭車做個伴,結(jié)果見面時姑娘見我形似悍匪,落荒而逃, 很尷尬啊,不過我還是決定繼續(xù)留胡子。入藏前統(tǒng)計了一下搭車時損壞和丟失的物品,其中墨鏡在鳴沙山丟失,鏡子碎裂,手表徹底損壞被丟棄,奔尼帽在鄭州掉入廁所被遺棄,相機在喀納斯徒步過程中摔裂屏幕。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褲子已經(jīng)變成3種顏色了,上面是軍綠色,中間是卡其色,下面是土黃色。

                  一個人一條狗

                  回程決定繼續(xù)搭車,在路上又碰到一個神奇的家伙,這人騎車4個月,到香格里拉后沒錢了,于是賣了自行車且拉贊助湊了5000塊錢,然后搭車到了拉薩,接著準備買輛二手摩托車從219國道進疆。有一次我被放在一個村莊繼續(xù)搭車,在海拔4390米的地方攔車真是冷啊,四面全是雪山,只有一條藏狗陪著我,最后放棄了,在這四面雪山的村落熬一晚,但晚上還是有點怕,于是握著刀睡,感覺安心一點。


                  C自駕

                  我通過了通麥天險

                  講述人:亮哥不做老大

                  個人簡介:自由職業(yè)人,兼雜貨店老板

                  進藏路線:廣州( 酒店)-長沙-貴陽-重慶-成都-西藏。

                    旅行感慨:

                  我經(jīng)歷了318國道的泥石流、塌方、修路、落石,各種險惡山路,也見證了西藏的絕美風景,但至今回想起來一切都那么值得。

                  通麥天險:坡陡、彎急、塌方、落石統(tǒng)統(tǒng)有

                  以波濤洶涌的金沙江為界,一邊是四川,一邊是西藏。在大橋的正中間有一個界牌。人說蜀道難,其實過了這座橋,才真正知道什么是道路難行啊——很多地方根本就不叫路!有一次道路塌陷,藏民在旁邊修了一個臨時通道,過路費50元,價錢倒也不貴,就是難得過?。∩嫠彩浅J?,到阿里后更是如此,最長的涉水有200多米,通麥大橋一次只能過一輛車,兩邊都由武警把守。這是通麥天險,什么坡陡啦、彎急啦、路滑啦、路窄啦、塌方啦、落石啦、大坑小坑啦,能有的在這全有,沒兩把刷子,真的不要走這條路。我走的時候給自己多買了兩份保險。

                  提防牲畜耐心行路

                  在西藏,基本不需要提防路人。本地人更是特別的善良,但要注意路上時不時出現(xiàn)的牲畜。藏地的牲畜總是在公路上休息,有散步的,有睡覺的,還有追逐玩耍的,毫不怕車,不知道是因為路面溫度高還是藏民們愛護的原因。于是路上的司機難免煩躁,有鳴笛的,有在車里吆喝的,但作用都不大,不過還是多點耐心。藏民們對牲畜都極其愛護,萬一傷到賠償需要很大一筆,據(jù)說一頭牦牛是兩萬元。

                  注意事項

                  駕駛:關于駕駛技術(shù)就我所知所見,駕駛里程在8000公里以上,多種復雜路況多少都走過的就可以去西藏。路上遇見一位新疆的老兄,車陷在水里,起步不敢加大油越陷越深開不出來,最后是越野車的師傅給開出來,其實膽大心細加好運氣,就沒有問題。

                  天氣:天氣好,可視為運氣好。滇藏線和318國道,沿路落石多塌方易發(fā)多處修路,好天氣非常重要??刺彀才判谐?,出行會順利得多。

                  治安:西藏幾乎每經(jīng)過一個鎮(zhèn)都有檢查站,登記身份證、駕駛證。但出門安全還是不能放松,尤其不要走夜路。


                  西藏是生動的

                  若是冬日進藏,連綿起伏的山巒被蒼茫的白雪覆蓋著,佇立在廣袤的青藏高原之上。如果可以驅(qū)車前往,那一定是不同于夏日的風景,哪怕是遠眺,你也會被這蒼茫的氣勢所震撼,這才是真正的青藏高原。西藏的魅力不僅在于眼能所及之地,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你用心靈去體悟。

                  拉薩煙火繁盛之冬

                  拉薩比多數(shù)人的想象中現(xiàn)代許多。各種廣告牌林立,街上車來車往,各種飯館總有一家適合你的口味。冬天的拉薩也是藏民會聚集到一起的地方,有做小生意的,也有一路長頭磕過來的,游客比夏季時節(jié)少得多,反而顯得老外更多些。拉薩的布達拉宮,冬天人少,不用預約,兩個小時絕對能逛完。附近的賓館標間只需要100多元,但屋里沒暖氣的話,一定要找個有電熱毯的房間,這樣晚上再冷都不怕。大昭寺對藏民是不收錢的,在濃濃的香火中,前來朝圣的藏民有的手握酥油燈,有的提著裝滿酥油的袋子向燈里不斷添加酥油,其中有小孩、老人也有青年。他們表情莊重,口中不斷念著六字箴言,對一臉好奇的旅游者視若無物。


                    雅魯藏布大峽谷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有兩個世界之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高峰與深谷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gòu)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

                  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林芝地區(qū)的米林縣和墨脫縣境內(nèi),入口位于米林縣的派鄉(xiāng),出口處為墨脫縣的巴昔卡村,長為504.6公里,比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還多出56公里。極限深度為6009米,無論深度還是長度都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峽谷”。

                  不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游客,建議可以從林芝進藏,可緩解高原反應,并直接到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qū)旅游。

                    中印邊界“藏地藥王谷”南伊溝

                  南伊溝位于西藏米林縣境內(nèi),喜馬拉雅山北麓東段,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原鄉(xiāng)和最大集居地,是喜瑪拉雅山脈無數(shù)個美麗溝谷之一比鄰世界頂級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和中國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峰,距拉薩約四百五十公里,離通航不久的林芝機場不過幾十分鐘車程。可是,知道這條溝的人寥寥無幾,走進這條溝的外界人屈指可數(shù)??v深40多公里,溝內(nèi)景色綺麗,有保護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植被,既有高大的針闊葉混交林,又有牧草豐盛的草甸。群山環(huán)抱,云霧繚繞,春天滿山的桃花杜鵑,秋天滿山的紅葉。景區(qū)內(nèi)有珞巴民俗村、藏藥觀賞園、千年云杉王、扎貢原始森林、甘露洞(藏醫(yī)藥鼻祖玉妥·云丹貢布大師行醫(yī)授徒之地)等景點。

                  據(jù)了解,目前南伊溝僅對中國內(nèi)地游客開放。

                    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距拉薩約720公里,是為了保護珠峰核心區(qū)環(huán)境而設立的保護地帶,海拔5200米路途遙遠,要翻越多座海拔在4000至5000米的高山,是西藏特種旅游線路之一,適宜登山、攝影的中青年愛好者前往。大本營與珠峰峰頂?shù)闹本€距離約19公里。有藏族帳篷為登山者和游客服務,包括旅館、茶座、商店甚至郵政所,門前都有太陽能電池板,提供晚上照明。登山者在大本營休整后,可繼續(xù)進行登珠峰之旅。

                  每年的4月初到5月底間,是珠峰登頂?shù)淖罴褧r機,因此,這期間大本營里駐扎著來自全世界的登山好手。眾多戶外的世界著名品牌的帳篷群五顏六色散落在空曠的大本營地上,場面壯觀,也是普通旅游者與世界第一高峰的接觸的最佳地點。對攝影愛好者而言,4月間可能是能拍攝到珠峰旗云的最好月份。


                  援藏導游:那些3659米以上的日子

                  2003年,為促進藏區(qū)旅游發(fā)展,中國國家旅游局向西藏派出首批共170名經(jīng)嚴格培訓的優(yōu)秀導游員(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qū))。國家“援藏導游”計劃每年向西藏選派百余名優(yōu)秀導游員,進行援助導游服務工作,每一期時間約半年之久。

                  作為民族大省,云南每年會選派5至6名優(yōu)秀導游員參加全國援藏導游,從2009年起,開始對省內(nèi)迪慶藏族自治州開啟計劃5年的援藏旅游工作。據(jù)云南省旅游局人事處工作人員介紹,云南省計劃每年選派10名援藏導游員進入迪慶藏族自治州,進行涉外語種導游援助工作,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 “承前啟后”,對當?shù)貙в螁T進行“幫助引導”;同時每年在云南藏族地區(qū)開設外語導游培訓班,希望能實現(xiàn)從“輸血”式的援藏工作,向“造血”式的藏區(qū)旅游人才自我培養(yǎng)轉(zhuǎn)變。

                  初識援藏導游

                  “去過西藏么?”每當人們被問起這樣的問題時,若能回答“我去過!”則會引來驚訝甚至敬佩的目光。

                  于藏傳佛教徒而言,西藏是一生中不可不去的“圣地”,中國佛教一大分支,藏傳佛教便發(fā)源于此。而多彩斑斕卻尤為獨特的藏地民族、宗教文化,在眾多海內(nèi)外旅游者眼中,也頗為神秘,以至于“神秘”這一詞早已成為西藏的代名詞,而西藏也以其“人間凈土”的面目,吸引著更多的游人前往其心靈的“朝圣”之旅。

                  云南省會昆明平均海拔1895米,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海拔在3659米以上。早已習慣了高原生活的云南人,對“高”似乎不甚敏感。而對于有過戶外登山(尤其是雪山)經(jīng)歷的驢友而言,就能明白海拔每上升1000米,自己身體所需付出的代價:更高的海拔意味著更低的溫度,更稀薄的空氣含氧量,以及更多心肺功能以及肌肉功能的消耗。

                  5月底至10月初,西藏逐漸迎來夏季旅游高峰,2011年云南派出參加全國援藏的5名導游員在這西藏一年中“氣候較溫和”的時期來到拉薩,3名英語導游,1名德語,1名日語,其中4人都是女性。


                  苦一個月只休息過兩天

                  英語導游劉光波來自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接受記者采訪時,正帶著一個國外旅游團在大理。

                  “你們10月15日才從援藏的‘戰(zhàn)線’上回來,也不需要多休息一陣么?”記者問到。得到的答復是:兩次的援藏經(jīng)歷,早已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辛苦早已是家常便飯。“今年8月是我援藏工作最辛苦的一個月,才休息了兩天?!彼f,“這個月里的大部分行程都是5、6天左右的,涵蓋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珠峰大本營,最遠還去到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span>

                  劉光波2009年參加了云南省首次對迪慶州的援藏導游工作,今年報名參加全國援藏導游,并“幸運”地入選了。有過之前省內(nèi)的援藏經(jīng)驗,對于進入西藏所面臨的艱苦環(huán)境,她早有心理準備,然而她帶的第一個團便是前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距離拉薩700多公里,僅車程就需要一整天時間。

                  “初次帶這么‘高難度’的團,我還是感覺業(yè)務比較生疏,好在當?shù)氐乃緳C師傅已有了6年往返此線路的豐富駕車經(jīng)驗,一路上遇到我答不上來的問題,他也會幫著講解?!彼嬖V記者,雖然生長在云貴高原,但是在更高一個“階梯”的青藏高原,尤其是多次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時,仍會感到身體有些不適, 有時會頭暈耳鳴,身體四肢也有種“無力感”。

                  樂高原風光令人陶醉

                  “我今年再次選擇援藏,去年去了迪慶,今年是西藏,我想看看真正的高原風光?!卑罪w說。白飛是昆明市導游協(xié)會選派推薦的日語導游,來自云南紅河州蒙自。初到拉薩,感覺“還能適應”?!安贿^來到西藏后,由于強烈的晝夜溫差,還是患過一次感冒。”她說,“高原地區(qū)感冒很折騰人,心肺功能都受到影響,若在更高海拔的地區(qū),還有可能因此有生命危險(高原肺水腫、腦水腫等)。”

                  “但是我向往西藏,喜歡西藏?!卑罪w告訴記者,此前雖經(jīng)過一周入藏相關知識業(yè)務培訓,但來到西藏后,還是會被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文化深深震撼。而由于藏地民族獨特,宗教文化復雜,很多時候自己在工作之余還是需要自修“補課”?!霸谖鞑禺攲в危袛?shù)不清的神、佛名字要記,還有不少藏族文化、活動的來龍去脈都需要經(jīng)過反復查證?!彪m說,導游是公認的“雜家”掌握了豐富的旅游文化知識,而白飛雖經(jīng)歷兩次援藏工作,仍自嘲對西藏是“一知半解”。

                  西藏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然風光,然而分布卻較為分散,不少景點從拉薩出發(fā),僅車程就要花費一兩天時間。但是,“無限風光在高原”,第一次來到西藏林芝,見到地球上最深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時的激動心情至今令白飛回味無窮。而來到有著“藏地藥王谷”之稱的南伊溝,縱深40多公里的溝內(nèi)景色綺麗,有保護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植被,同時還有中國人數(shù)最少的民族珞巴族的原鄉(xiāng)風貌,“藏地江南”的風光也令她記憶猶新。


                  特寫

                  人物小檔案:天生熱愛旅游的盧文在上世紀80年代的大學里選擇了旅游專業(yè),之后從基層賓館工作,到導游、出境領隊、旅行社經(jīng)理。今天,盧文已成為云南祿豐恐龍谷旅游景區(qū)的運營總監(jiān)和接待部經(jīng)理。

                  盧文:40歲的“援藏導游先進個人”

                  2006年,年近40的援藏導游盧文,以“昆明市勞動模范、云南省金牌導游員、全國優(yōu)秀導游員”的身份參加了全國第四批援藏導游前往西藏。歷時183天,行程3萬多公里,圓滿完成援藏任務后被評為“全國第四批援藏導游員西藏自治區(qū)先進個人”。2007 年,盧文再次報名參加全國第五批援藏導游。

                  學習查資料到半夜

                  “初入藏時,幾乎每人都接受到了青藏高原的第一份見面禮——高原反應。”盧文說,一開始“行走像蝸牛,說話上氣不接下氣,動作像打太極拳,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心臟病”。然而,在西藏當導游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來自于學習的壓力。

                  除在為期一周的培訓中學習有關西藏的民族、宗教、文化、自然地理、國家安全、抗高原反應等知識外,導游往往需要自費踩點,熟悉當?shù)氐穆糜苇h(huán)境?!耙驗槭诸^沒有現(xiàn)成的外語導游資料,許多專業(yè)的關于藏傳佛教的詞匯要我們查找、學習和記憶,有時候會為了一個佛的名稱而查資料到半夜一兩點?!彼f,為熟悉景點,還要拿著書對照熟悉布達拉宮的上百尊佛像的形態(tài)及其典故,同時反復聽不同導游的講解,請教喇嘛,多次反復練習,然后把它翻譯成英語,再為外賓導游。

                  抗爭白天帶團,晚上輸液

                  “晚上睡覺還在盤算明天的行程,甚至具體到幾點幾分,我們在哪里做什么,腦子一直繃得像上緊了發(fā)條的鐘?!北R文講述到,他的頭兩個團都是長線:雨季川藏之旅和大雪紛飛到珠峰中尼邊境樟木口岸接團,接待可謂“費盡了心力”,其中第一團川藏線行程達3000公里之多,真正體驗了西藏帶團的艱辛和壓力,冒著生命危險,長途奔波,穿山越嶺,翻越了好幾座5000米以上的山隘,土路巔簸不?!?/span>

                  援藏的183個日夜中,每天,每一個援藏導游都在與海拔、氣候進行抗爭。2006年7月,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通車,游客驟增,同時也在考驗導游員們的體力。“那時候我得了重感冒,但繁重的旅游接待任務不允許我請假,只有白天帶團,晚上輸液,每天休息4、5小時,體重下降了8公斤?!?/span>

                  一切努力換來的是客人“最好的導游”的贊譽之詞,在西藏,這個離太陽最近的地方,與紫外線的“親密接觸”是家常便飯了。“在西藏,什么防曬霜都不管用,為了防曬防風沙,我們出行都‘武裝到牙齒’,全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眼睛和嘴。但面對客人我們只能戴個墨鏡,扎個頭巾,時間一長,眼睛周圍一圈是白的,剩下部位都黑了?!庇谑?,“底片版大熊貓”也成為援藏導游們的新稱號。


                    西藏旅游小貼士:

                  1.藏區(qū)條件較為艱苦,雖有星級賓館,但條件有限,對此游客需有一定心理準備。

                  2.除拉薩外,西藏各景區(qū)之間間隔長,路途遙遠,常需一天左右的車程才可抵達,游客須有長途乘車的準備。

                  3.西藏地處高原,紫外線強烈,應作充足的防曬準備,防曬霜要30+以上,且應有長袖衣物,遮陽帽,并準備墨鏡,以免紫外線灼傷眼睛。

                  4.高原晝夜溫差大,需準備較厚衣物,并在晝夜交替間適當增減。

                  5.重感冒、心肺功能不全、年齡較長者須謹慎入藏。

                  6.姜糖、姜茶、藏藥紅景天等都是預防高原反應的“良藥”,有時咀嚼口香糖也有緩解作用。此外,入藏初期,避免沖泡熱水浴、多喝水也有助于體內(nèi)氧氣輸送,緩解高原反應。

                  7.藏藥、天珠、蜜蠟等皆是西藏特色產(chǎn)品,但購買時需謹慎,選擇正規(guī)商店;尤其天珠,天然的“多眼”天珠極為珍貴,購買時勿貪小便宜。如有需要收藏藏式工藝品,可在當?shù)剜]局辦理郵寄。

                  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