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旅游人文 > 觸摸西藏 > 游記

                【游記】本網記者親游林芝 感受不斷

                2015年03月21日 11:21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智幸花
                分享到:    

                b3508d1371e55acd6438db4e

                3853ad1bd5bd68548718bf1f

                9888450_015100861115_2

                伴隨著淅淅瀝瀝的秋雨,大巴車駛出了拉薩,一路向林芝開去。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華,看盡了高樓大廈與車流如織,聽膩了刺耳的汽笛聲,這時我才有時間去感受大自然,享受愜意的秋景,呼吸新鮮的空氣。

                西藏這時已經進入秋天,車輛疾馳而過,道路兩邊的樹木也隨之后退,映入眼簾的盡是黃色,這黃色燦爛耀眼、金光閃閃,編織成金色的海洋,給人以視覺震撼。飄飄灑灑的落葉隨風飛舞,盡情展現迷人的姿態(tài),不舍這世間的繁華,不愿離棄相伴了一生的樹枝,只想為秋天留下最美的瞬間。但是秋風不解風情,偏要使勁的吹,加速了秋葉的離去,同時也加速了秋天的到來,帶來了秋的韻味。還來不及細細品味,車子已經駛過,我只能把美妙的畫面存入腦海,以待日后慢慢回味。一棵樹的風情已美不勝收,那么一片樹林的畫面感會怎樣?那是種絢爛、多彩、奪目的感覺,大片的黃色迎面撲來,像無數黃色的花瓣般撒遍你的全身,讓你沐浴在金黃的海洋里,美得你無暇呼吸。

                車子沿著拉薩河河谷一路向東,漸走漸高,便駛向了米拉山。米拉山海拔5000多米,位于工布江達縣和墨竹工卡縣的交界處,是拉薩與林芝的分界線,藏語意思是“神人山”。坐落于橫亙于東西向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之中,成為雅魯藏布江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山之西氣候干燥寒冷,巖石易于破碎脫落,山體渾圓低矮,山之東氣候溫暖潮濕,利于植物生長,因而植被茂盛。由于海拔高,氣溫低,這里應經下雪了,兩側的群山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更增加了它的仙氣,與先前的秋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然間五彩繽紛的經幡出現在米拉山口,這是藏族人民用來祈福和祭山的,一般懸掛于高山和埡口處,表達了他們淳樸美好的祝愿。經幡不遠處矗立著一座牦牛雕塑,在雪山上格外醒目,成了米拉山的標志性建筑物,很多游客都不禁下車留影紀念,完全忘記了寒風雨雪的侵襲。

                翻過米拉山口,繼續(xù)向東,就進入了尼洋河河谷。尼洋河河水清澈,微風吹過,翡翠般的河面頓時波光粼粼,蕩漾出波動的細流,遇到石塊時浪花飛濺,綻放出白色的花朵。岸邊的樹木不再全是黃色,一絲綠意還若隱若現,黃綠交錯,加上碧藍如洗的藍天和瑩潔的白云,還有遠處黛色的群山,這色彩絢麗多姿,仿佛是掉落的畫板,各種色彩應有盡有,成了大自然涂鴉作品中的杰作。

                繼續(xù)前進,便到了林芝的八一鎮(zhèn),這時天色已黑,靜謐的夜晚仿佛嬌羞的少女,文靜恬謐,不吵不鬧,盡顯溫柔。點點星辰和一彎新月點綴了夜空,淡淡光輝灑向人間,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我要在這美妙的夜晚,回想白天的景色,只求深深記住它的美,不忘大自然的神奇。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