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dāng)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日喀則

                后藏日喀則“索吶”新年之古突夜

                2015年01月30日 17:52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    
                分享到:    

                ST20150130647829906057.jpg

                后藏日喀則“索吶”新年之古突夜的性格測試游戲

                日喀則新年是最能體現(xiàn)后藏農(nóng)耕文化的一個典型例子。別的地方都一月初一才過年,但日喀則人不行,等到一月的時候,當(dāng)?shù)厝宿r(nóng)忙時節(jié)就到啦。日喀則人就想:“沒有比農(nóng)耕重要的事兒啦,可又沒有比過年更歡樂的節(jié)日啦!”所以,為了能夠安心地過年,又不耽誤農(nóng)活,日喀則人就想了一個辦法,藏歷十二月不忙,干脆就把新年提前一個月過了算了。于是,這一風(fēng)俗延續(xù)至今。日喀則藏歷新年比拉薩等地的新年提前一個月,也就是藏歷十二月初一。在日喀則,這個新年也叫做“索吶”新年,意為開始干活之前的新年。當(dāng)然,不是所有日喀則人都過藏歷新年的,江孜縣、康馬縣和亞東縣,因?yàn)榈乩砦恢蒙细咏_,所以這三個地方過的是拉薩新年,也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藏歷新年。拉薩也有例外,尼木縣地處后藏腹地邊緣,就到日喀則插了個隊,過得是后藏日喀則新年。據(jù)了解,農(nóng)耕文化比較濃郁的地方,比如山南地區(qū)加查縣部分鄉(xiāng)鎮(zhèn)也會在藏歷十二月初一過新年。

                后藏日喀則新年中,正式的過年儀式從十一月二十九就開始啦。藏語中二十九的“九”發(fā)音接近“古”,這一天當(dāng)?shù)厝硕紩砸环N類似面疙瘩的飯,藏語里平常這種飯就被稱作“突巴”。與我們漢族稱呼大年三十兒的飯為“年夜飯”相似,藏族人管二十九這頓“突巴”飯為“古突”,大意為“大年二十九的突巴”。

                ST20150130648131678390.jpg

                別看一碗古突,在大年二十九這天要吃,卻大有講究。

                吃古突,最有趣的要數(shù)包“餡兒”了。一般日喀則當(dāng)?shù)厝藭们囡婊蛘咝←溍婧兔?和好后再將面揪成一個個指肚大小的面團(tuán)。這期間,主婦會將要包的“餡兒”端過來,日喀則當(dāng)?shù)亓?xí)慣于這天包九種東西在突巴中。不過,這九種“餡兒”可不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餡兒,這里面可謂是機(jī)關(guān)重重啊。

                這九種“餡兒”分別是羊毛、木炭、鹽巴、肉、紙、茶棍、奶渣、糌粑、辣椒面兒。主婦包餡兒的時候,會故意將有“餡兒”的突巴做的大一點(diǎn),以便吃飯時容易辨別。吃到羊毛的人證明這個人性格溫和、善良,吃到木炭則是說這個人心地不好,是個黑心眼兒,鹽巴代表人比較懶,不愿意動彈,肉則表示,這是個對別人而言比較可怕的人,紙代表的意思是愛偷東西的人,茶棍代表比較懶的人,奶渣說這是個愛講究的人,糌粑表示為人著想、心地善良的人,辣椒面兒表示這個人說話不中聽,嘴巴比較厲害。

                ST20150130648492933370.jpg

                除了在突巴里包東西之外,當(dāng)?shù)厝诉€會將面團(tuán)揉成各種形狀,代表不同意思。比如,一個面團(tuán),兩頭尖尖,就證明吃到這個面團(tuán)的人是個兩面派,兩邊倒的人;一個小面團(tuán)摞在一個大面團(tuán)上,象征壓力,吃到這個的人,證明他生活壓力很大;還有吃到月亮形、太陽形都表示這是個為人著想的人。有時,心靈手巧的主婦還會做一個印經(jīng)版出來,吃到這個形狀的人,一般都是心地善良。藏族人家庭觀念比較重,主婦也會在你愛不愛家這點(diǎn)上做個測試,她們將毛線捻成頭兒朝里,或者頭兒朝外兩種形式包在突巴里,吃到頭兒朝里的,就證明這個人心向著家,反之則相反。

                當(dāng)然,這些都多少帶有些游戲的意味,一家人往往不會當(dāng)真。不過,也會從側(cè)面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家人,你這一年也許有不對的地方,新的一年要改進(jìn)。

                面團(tuán)做好后,主婦會燒火燒水,待水開了,放上酥油,用蘿卜蔥花佐料,加牛肉或者羊肉煮一鍋湯,等湯香味四溢時,就開始下突巴了。等水開翻攪幾次,一鍋香噴噴的古突就做好了。這時,聽到主人家都咯咯地笑起來的時候,就知道,主婦在蒙頭盛古突了。

                為了保證包了“餡兒”的古突隨機(jī)公平的到吃飯者的碗里,盛飯的主婦必須蒙著頭。這時,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輪到自己的那一碗古突會不會有大個兒的出現(xiàn),要是有,那么就是要“中獎啦”。拿到手里沒看見“大個兒”的,也會用筷子攪和攪和,確保自己碗里有沒有有形狀的面團(tuán)出現(xiàn),直到證明自己沒“中獎”才會安心地開吃。中獎的就不一樣啦,小心翼翼地咬開“大個兒”突巴,看看里面是什么,要是代表好的“餡兒”則笑逐顏開,要是吃到木炭,則羞愧難當(dāng)。

                測試游戲的盡頭過后,大家就開開心心吃古突了。在當(dāng)?shù)厝搜劾?這是非常美味又象征福氣節(jié)節(jié)高升的食品。有一段當(dāng)?shù)厝税l(fā)的微信狀態(tài)可證明:

                “今天是古突祝親戚朋友們團(tuán)團(tuán)圓圓喝古突,開開心心吃古突,年年都有古突吃,吃完古突就長壽,吃完古突就健康,吃完古突就快樂,吃完古突就吉祥,吃完古突就扎西德勒?!?/p>

                責(zé)任編輯:程利娜    

                相關(guān)閱讀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tuán)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hù)服務(wù)協(xié)議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