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大約20秒,常愛民痛快答應了——從2014年9月1日起,這位有著十幾年班主任經(jīng)驗的數(shù)學教師,就擔任西藏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初一三班的班主任。挑戰(zhàn)從那一刻開始,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他感受到了太多的“不一樣”,也收獲了太多的“不一樣”。
和常愛民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來自北京各個區(qū)縣的51名優(yōu)秀教師。他們遠離北京舒適的生活,來到雪域高原,帶著辦“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的理想,一同開創(chuàng)了北京教育援藏的新模式。
享受“和北京孩子一樣的優(yōu)質教育”
2014年9月1日,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建成招生。這所由北京出資2.5億元興建的中學,一開始打出的旗號就與眾不同:辦“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校長以及管理團隊,均來自北京名校,52名北京優(yōu)秀教師齊集拉薩,這在西藏教育援藏史上還是第一次。
短短一年的時間里,主要來自拉薩周邊牧區(qū)的2800余名學生在這里享受到了“和北京孩子一樣的優(yōu)質教育”。北京援藏指揮部總指揮、拉薩市委副書記馬新明說:“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完全按照北京示范中學標準建設,所有教學設備也均按北京標準配齊,部分專業(yè)實驗室甚至填補了西藏教育空白。”
硬件“首善標準”,軟件更向北京看齊。
一年來,學校管理團隊系統(tǒng)梳理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并新設了教學監(jiān)控中心保障所有制度得到精細化執(zhí)行。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宋志軍告訴記者,在教研方面做到“送出去,請進來”:先后分兩批將60多名教師送到北京學校跟崗學習,同時邀請北京名師來西藏舉辦講座,進班診斷?!捌匠_€不定期舉辦各種教學技能培訓、比賽”。宋志軍堅信,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先進的管理經(jīng)驗和教學理念,一定會在雪域高原扎下根。
遠在學校落成之前,為了盡早熟悉拉薩教育狀況,校長張大力一行4人就來到拉薩,一個多月的細致調研,使他們對新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有了思路。盡管偶爾要調整,但張大力目標清晰,“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并不是簡單地在西藏建一所北京學校,而是適應當?shù)貙W生需要,形成適合當?shù)貙W情的教育模式?!?/p>
“咱到西藏干嗎來了?”
說起老師要走,初一三班的白馬央金哭了。常愛民一邊安慰她,自己的眼淚也掉了下來。一年的時光太長又太短,長到可以使得央金這樣一個原本靦腆不愛說話,甚至逃避上學的女孩,變得活潑開朗;短到轉眼又要分別?!凹议L們那么信任我們,千里迢迢把孩子交給我們,孩子們那么信任我們,不給他們最好的教育最多的愛,說不過去?!背勖裾f,在學校,每天早晚,走廊上、草地上隨處可見捧著課本認真讀書的學生,在整個拉薩,我們學生努力學習的氛圍,絕對是一景,“這說明什么,我們是帶著使命來的,我們的努力是不辜負這里的學生。”
把學校建到牧區(qū)學生家門口,免除了西藏孩子遠離家鄉(xiāng)的痛苦,對北京援藏的50余位干部教師來說,則意味著要適應高原環(huán)境和與親人的長期別離。父親做手術無法在身邊、孩子高考無法陪伴、輕傷不下高原……
張大力不愛訴苦。他舉了一個例子,他們有位老師,有一次在會上啞著嗓子說了半句話:“咱到西藏干嗎來了?”話只有半句,但老師們都明白,到西藏來不是要待遇混日子的,是真心真意、實實在在干實事的,“我希望我們的努力,能使這里的孩子像雄鷹一樣,從群山之巔,俯瞰世界”。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