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政務 > 政府公告

                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關于西藏自治區(qū)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5年11月08日 21:03    來源: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網(wǎng)    
                分享到:    

                各行署、拉薩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自治區(qū)各委、辦、廳、局:

                  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制定的《西藏自治區(qū)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試點工作方案》已經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xiàn)予轉發(fā),請貫徹執(zhí)行。

                二○○五年六月六日

                西藏自治區(qū)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試點工作方案
                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
                (2005年4月)

                  根據(jù)國土資源部《關于依法加快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1〕359號)精神,為推進我區(q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工作,結合實際,特制訂《西藏自治區(q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fā)證試點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任務
                 ?。ㄒ唬┠康?/span>
                  通過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試點,進一步完善農村地籍檔案,建立農村地籍信息系統(tǒng),逐步實現(xiàn)農村地籍管理數(shù)據(jù)化,明確農村集體土地產權主體,制定確權辦法,摸索經驗,為全區(qū)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fā)證提供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法。
                 ?。ǘ┤蝿?/span>
                  一是利用土地詳查、土地利用現(xiàn)狀變更調查成果對試點單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的耕地、建設用地進行地籍調查(包括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形成一套完整的農村集體土地地籍檔案和圖件資料,實現(xiàn)土地登記全覆蓋和土地登記資料的數(shù)字化管理,建立全區(qū)土地產權管理信息系統(tǒng)。二是進行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的初始登記發(fā)證工作。西藏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fā)證試點工作擬定于2005年11月底完成。
                  二、組織領導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關系到國家與農民集體的切身利益,是一項十分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政策性強,工作難度大。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從我區(qū)改革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全局出發(fā),按照“加強領導、統(tǒng)一部署、先易后難、穩(wěn)步推進”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試點工作,在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的領導下,由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地籍管理處負責組織技術組(技術組成人員由國土資源廳、農牧廳的相關領導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負責全區(qū)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的指導、督查、協(xié)調和檢查驗收工作。相關地(市)、縣成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國土資源部門領導任副組長,農牧局、民政局、法制辦等部門領導為成員。 地(市)國土資源局設立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辦公室,國土資源局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地籍管理科科長任副主任,并組織專業(yè)工作隊伍,負責本轄區(qū)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試點組織實施和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qū)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的領導、協(xié)調工作,處理登記發(fā)證中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并檢查、監(jiān)督工作。在業(yè)務工作上由地(市)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牽頭,各地(市)、縣要抽調政治素質好、業(yè)務水平高、工作作風過硬的人員組成專業(yè)隊伍,負責權屬調查、地籍測量并辦理糾紛調查處理與登記發(fā)證的具體工作。鄉(xiāng)(鎮(zhèn))負責本行政區(qū)內土地確權登記的宣傳發(fā)動工作,組織土地權利人申報土地權利、提供土地權屬材料并履行指界、簽章等法律手續(xù)。
                  三、準備工作
                  試點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闪C構
                  1.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2.在試點所在地的地(市)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設立辦公室。
                  3.以地(市)、縣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的具有業(yè)務專長工作人員成立專業(yè)隊伍。
                 ?。ǘ┦占Y料
                  1. 土地詳查中繪制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件資料。
                  2.鄉(xiāng)、村土地權屬界線資料。
                  3.1996年以來試點單位農村土地變更調查資料。
                  4.最新版的行政區(qū)劃圖或地形圖。
                  5.其他相關資料。
                 ?。ㄈ┲贫ㄔ圏c工作計劃、技術方案及有關確權規(guī)定。
                 ?。ㄋ模┻M行宣傳動員和業(yè)務培訓。
                 ?。ㄎ澹┵徶谜{查工作所需的儀器、設備和工具。
                  四、技術路線和預期效果
                 ?。ㄒ唬┘夹g路線:充分利用土地詳查和日常變更調查成果,重點查清農村集體所有的耕地、建設用地的權屬狀況、使用情況,全面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發(fā)證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土地的管理。
                  在具體工作中,以土地詳查繪制的土地利用現(xiàn)狀成果圖,作為調查工作底圖,結合土地詳查和變更調查成果,開展本次外業(yè)調查工作,將外業(yè)調查成果經過室內整理分析后,利用計算機重新制作縣、鄉(xiāng)、村三級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土地權屬圖,在此基礎上,全面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發(fā)證工作。
                 ?。ǘ╊A期效果:一是在權屬調查中,解決部分農村土地權屬糾紛;二是通過權屬調查,從根本上明確農村土地產權主體;三是進一步查清農村土地中集體所有耕地、建設用地的數(shù)量、地類和利用現(xiàn)狀;四是結合本次調查,初步建立起比較先進的農村地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五是為今后采取先進手段開展農村日常地籍變更工作奠定基礎。
                  五、試點范圍和經費保障
                  (一)試點范圍
                  全區(qū)共選6個鄉(xiāng)(鎮(zhèn))作為試點單位,即: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各選1個鄉(xiāng)或村,昌都地區(qū)由于地形復雜,有壩地,也有坡地、河谷地,建議昌都地區(qū)選擇兩個試點。試點單位由各地(市)國土資源部門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報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批準。
                  (二)選擇試點的原則
                  1.選擇的試點土地類型在本地要有代表性,要有平地,又要有壩地、山坡和谷地,既具有代表偏僻地區(qū)土地利用變更較少的特點,又具有代表城鄉(xiāng)結合部土地變更比較活躍的特點。
                  2.選擇的試點單位要群眾基層組織建設完善,村、組用地界線明確。以免試點開始就陷土地權屬糾紛的調處工作中。
                  3.選擇的試點要土地詳查圖件資料相對齊全,便于開展工作。
                 ?。ㄈ┙涃M保障
                  自治區(qū)直接組織、操作的試點工作及對有關人員的培訓經費由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向自治區(qū)財政專項申請解決。各相關地(市)、縣的試點工作經費,按照“一級事權、一級財權”原則由相關地  (市)籌措解決。
                  六、進度安排
                  試點工作從2005年5月20日開始,到2005年11月30日結束,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05年5月20日~6月20日)
                  1.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技術指導檢查組;
                  2.收集整理資料;
                  3.制定工作計劃、技術方案及有關確權規(guī)定;
                  4.宣傳動員和培訓業(yè)務隊伍;
                  5.準備調查圖件。
                  第二階段:外業(yè)調查(6月21日~9月20日)
                  1.以村為單位進行土地利用類型調查核實;
                  2.以村為單位進行土地權屬調查;
                  3.其他調查。
                  第三階段:內業(yè)整理(9月21日~10月31日)
                  1.以村為單位進行面積量算;
                  2.以村為單位編制地籍圖;
                  3.編制登記、發(fā)證使用的宗地圖;
                  4.審核權屬、確認地類;
                  5.注冊登記、建立臺賬;
                  6.以村為單位建立地籍檔案。
                  第四階段:總結驗收階段(2005年11月1日~11月30日)
                  1.地(市)組織調查成果進行檢查初驗;
                  2.地(市)提請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進行檢查驗收;
                  3.發(fā)放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
                  4.總結試點經驗。
                  七、檢查驗收、試點總結
                 ?。ㄒ唬z查驗收
                  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制度化的檢查驗收措施,切實確保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fā)證工作的質量,按時完成試點任務。
                  檢查驗收工作采取分級管理、層層控制、統(tǒng)一標準的方法進行。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技術檢查組對相關地(市)的試點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指導。在具體工作中,由技術檢查員對每天的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做到“日清日結”。在每個村調查工作或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結束時,由技術檢查組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進行檢查驗收,合格者方可進入下一步工作環(huán)節(jié)。各試點區(qū)每個階段的工作結束時,需報請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技術檢查組檢查驗收,合格者方可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工作。整個調查工作結束后,首先由地(市)組織初驗,合格者方可提請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進行最終的驗收。
                 ?。ǘ┰圏c總結
                  具體內容包括:
                  1.農村集體土地利用變化趨勢;
                  2.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發(fā)證的途徑和方法;
                  3.農村集體土地信息系統(tǒng)和數(shù)據(jù)化管理系統(tǒng)建立的途
                  徑和方法;
                  4.農村集體土地日常變更調查的途徑和方法;
                  5.農村集體土地產權保護、管理的途徑和方法;
                  6.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流轉的管理途徑和方法;
                  7.農村集體土地中耕地承包權的保護、管理途徑和方法。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